• 欢迎来到保健政务网!
  • 首页
  • 保健资讯
  • 规章制度
  • 通知公告
  • 最新活动
  • 大众保健
  • 特殊人群
  • 旅游保健
  • 今日关注
  • 群众监督
  • 举报投诉
  • 曝光台
  • 大家说法
  • 维权援助
  • 保健法制
  • 保健法治
  • 保健活动
  • 特别关注
  • 典型案例
  • 热点访谈
  • 深度报道
  • 保健安全
  • 质量监督
  • 保健调查
网站首页> 大家说法 >秋燥之下 能否艾灸?

秋燥之下 能否艾灸?

时间:2024-10-11 来源: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作者:佚名

  寒露之后,秋燥渐重,

  此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今天小鼓和您聊聊秋燥之下,能否艾灸。

  

  秋燥下能否艾灸?

  有人说秋季以燥为主,为何还能艾灸呢?的确,寒露时节,很多人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秋燥,如口唇干燥、眼睛干涩等。秋季气候温凉不定,不同人群体质亦有不同,温燥、凉燥的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但通过艾灸操作中的——悬起灸,可以阳中求阴,扶阳化阴,促进身体阴液的生成,不但不会加重秋燥,反而可以起到滋阴的作用,让身体滋润,化解秋季的燥邪。

  如何选穴?

  在选穴方面,最大的特点是要阴阳平调、阴平阳秘。首选命门与关元,以扶阳化阴,阴阳平调。

  命门穴

  命门是督脉上的穴位,位于背部,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肚脐正对的腰椎位置。背为阳,督脉为阳脉之海,而命门是督脉上非常重要的穴位。灸命门,能扶阳又可化阴,可以阴阳双补。

  

  关元穴

  关元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关元者,元气之海,在小腹部的位置,为阴中之阳。艾灸关元,既可以温煦元阳,又能滋养元阴。

  

  秋季艾灸关元的关键在于时间需充足。能够感受艾热从小腹透到腰部的温暖,才有可能灸透。

  温馨提示

  在艾灸时可以喝一点蜂蜜水、大米粥来润燥。蜂蜜有润肺润肠的功效,艾灸前后喝一点,可以很好地滋润身体,搭配适量大米粥,以缓解艾灸上火情况。大米色白入肺,对于秋季可能出现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等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幽幽艾草香,巧用保安康。艾灸看似平凡,却能够为我们的健康发挥巨大作用。鼓楼中医在此祝您平安喜乐。


原文链接:https://zyj.beijing.gov.cn/sy/whkp/202410/t20241010_39161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 上一篇: 血酮知多少
  • 下一篇: 赤脚行走 回归自然还是徒增风险?
推荐内容
  •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行执...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

      8月27日,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北京...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

      8月26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全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

      为科学编制我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械...

  • 最高检第十七期集中巡讲支...

      8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七期集...

  • 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

      8月24日,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

热点内容
  •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行执行董事...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 全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械开发...
  • 最高检第十七期集中巡讲支教启动
  • 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
  • 省药监局成功举办医疗器械注册大...
  • 最高检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 市药监局举办疫苗质量安全事件应...
  • 省药品审评中心开展“一对一”指...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人大网
  • 中国政协网
  • 纪委监委网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健康产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政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政务网 bjzw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0308号-43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