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保健政务网!
  • 首页
  • 保健资讯
  • 规章制度
  • 通知公告
  • 最新活动
  • 大众保健
  • 特殊人群
  • 旅游保健
  • 今日关注
  • 群众监督
  • 举报投诉
  • 曝光台
  • 大家说法
  • 维权援助
  • 保健法制
  • 保健法治
  • 保健活动
  • 特别关注
  • 典型案例
  • 热点访谈
  • 深度报道
  • 保健安全
  • 质量监督
  • 保健调查
网站首页> 保健活动 >有这些症状说明体内湿气重,2种豆子帮您祛湿

有这些症状说明体内湿气重,2种豆子帮您祛湿

时间:2024-11-18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作者:佚名

  每当下雨,空气潮湿,很多人就开始出现各种不适,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中医经典科陈朝主任提醒,这很可能是受湿邪影响。

  

  

  湿邪侵扰,有这4个特点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作为生活中常见的致病邪气,湿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全年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一些市民可能会问,祛湿气,喝点我们老广的老火汤和祛湿茶不就行了,为何祛湿如此困难?这还得从湿邪的四个特点——重浊、粘滞、伤阳、趋下,一一讲起。

  01

  重浊

  当湿邪侵袭我们机体的时候,我们会出现头身困重,无精打采,四肢无力,总觉得皮肤热热的,但实际体温又不高。

  湿邪阻滞经络的时候,会让我们感觉到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灵活。

  当湿邪湿流下焦,我们就会出现小便混浊,排尿不畅,甚至尿痛,出现腹泻,尤其是在阴雨天和进食生冷的东西之后,腹泻会更加明显,女性还会出现白带增多异常等。

  02

  粘滞

  湿邪症状多粘腻,比如说对我们大便的影响——会让我们觉得大便粘马桶,很难冲干净,大便总有排不净,一天要多次去厕所;湿邪所患疾病在病程上,会缠绵难愈,例如风湿病,需要长期治疗。

  03

  伤阳

  中医讲究阴阳,阴阳贯穿自然界始终,表现为方方面面,湿邪就属于阴邪,那么阴邪的最大特点就是伤及我们的阳气,这就是湿邪致病后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精神疲惫乏力的原因。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正常的功能运转,取决于气的运动正常。湿邪粘滞,停留在脏腑经络之中,导致我们人体气的运动出现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头部沉重感等。

  04

  趋下

  湿邪具有类似水的属性,属于阴邪,所以湿邪为病,多会伤及人体的下部。比如说出现水肿、湿疹、脚气等以下肢较为多见的疾病。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讲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像我们常见的小便浑浊、腹泻、女性白带异常等,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怎么祛湿效果才好?

  很多广东人都知道不少能祛湿的中药材,但陈朝主任提醒,这些食材如果没有对症使用,反而会加重身体不适。

  祛湿不仅仅是单纯的利湿,最主要在于健脾温阳。脾胃功能强大,机体阳气旺盛,即使有湿邪,也会被身体直接消灭掉,不至于引发疾病。

  所以我们在祛湿的时候,千万不能走进误区,一味选用祛湿药物,尤其是偏寒凉的红豆、薏米、土茯苓等等,如果是寒湿体质者,反而会适得其反。在祛湿或清热利湿(治标)的同时兼顾健脾温阳(治本),从根源上解决湿的形成,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这两种“豆”帮您祛湿

  1、赤小豆,具有利水除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脚气、黄疸、泻痢、痈肿等。

  

  不过特别提醒,赤小豆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寒凉之品,适合湿热体质的人群,寒湿体质的市民朋友一定要慎用!

  2、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白扁豆性微温,对健脾温阳有较好的效果,更适合寒湿体质的市民朋友。

  大家在制作祛湿药膳时,需要多考虑一下自己的体质情况,也要注重寒热温凉的调和,下面推荐两款兼顾清热利湿和健脾温阳,适合大多数人群的祛湿食疗——

  01

  赤小豆排骨汤

  材料:赤小豆50克、猪排骨200克、老陈皮5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赤小豆(清热利湿,偏凉)、老陈皮(健脾燥湿,偏温)和排骨分别洗净;置入砂锅中,注入清水,旺火烧滚,约40分钟后,改文火再熬约1小时,至排骨酥软为止;放入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02

  赤小豆扁豆粥

  材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赤小豆(清热利湿,偏凉)、白扁豆(健脾化湿,偏温)用冷水浸泡2小时,粳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成粥。■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5263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 上一篇: 腰痛就是肾虚吗?经常腰痛怎么办
  • 下一篇: 部分常见中药功效分享
推荐内容
  •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行执...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

      8月27日,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北京...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

      8月26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全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

      为科学编制我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械...

  • 最高检第十七期集中巡讲支...

      8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七期集...

  • 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

      8月24日,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

热点内容
  •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行执行董事...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 全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械开发...
  • 最高检第十七期集中巡讲支教启动
  • 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
  • 省药监局成功举办医疗器械注册大...
  • 最高检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 市药监局举办疫苗质量安全事件应...
  • 省药品审评中心开展“一对一”指...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人大网
  • 中国政协网
  • 纪委监委网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健康产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政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政务网 bjzw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0308号-43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