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保健政务网!
  • 首页
  • 保健资讯
  • 规章制度
  • 通知公告
  • 最新活动
  • 大众保健
  • 特殊人群
  • 旅游保健
  • 今日关注
  • 群众监督
  • 举报投诉
  • 曝光台
  • 大家说法
  • 维权援助
  • 保健法制
  • 保健法治
  • 保健活动
  • 特别关注
  • 典型案例
  • 热点访谈
  • 深度报道
  • 保健安全
  • 质量监督
  • 保健调查
网站首页> 保健活动 >八不食,有三戒!一起来学习孔子的五个养生锦囊

八不食,有三戒!一起来学习孔子的五个养生锦囊

时间:2024-12-17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作者:佚名

  回溯中国三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寿健康的“养生达人”非常多,他们的养生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其中,儒家文化的奠基人、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有独到的养生经验。从《论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学习孔子的养生方法和养生智慧。

  

  

  

  

  仁者寿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与智者相比,孔子认为“仁者寿”。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统计,“仁”一字在《论语》全书中共出现104次,并且有多人问仁,如颜渊问仁、司马牛问仁、樊迟问仁等。究竟什么是“仁”呢?

  总体而言,“仁”是孔子培养君子的最高要求,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研究认为“仁”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仁者爱人,“爱”是仁的核心;二是仁者重视“礼”(礼制、规则);三是孔子把仁作为君子品德的核心,包含了其他所有高尚的品质,把仁、义、礼紧密联系在一起;四是仁和学相结合,即爱学习也是仁的表现。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包括了多方面的涵义。

  关于孔子所主张的“仁者寿”中的“仁者”,我认为可理解为心地善良、与人为善、以仁爱之心待人的人。能以仁爱之心待人者,一般比较宽容,情绪平和稳定。

  情志养生是历代医家最为重视的,104岁高寿辞世的国医大师邓铁涛也认为,养生的第一要义是养心。邓铁涛为《当代名老中医养生宝鉴》题词:“知足则常乐,养生先养心,各法应有效,贵在能坚持。”这也是对“仁者寿”的诠释吧。

  慎医药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致力于宣扬君子仁德,对于自己的饮食、居所并不在意,如《论语·述而》中所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但孔子最为重视三件事,“子之所慎:齐,战,疾”,即斋戒祭祀、战争、疾病。

  对于疾病的重视是孔子在卫生医疗条件极差的春秋乱世能够活到73岁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今天很多讳疾忌医的人学习。

  有些人误认为疾病防治是医院或医生的事,平时不关心自己的健康状态,不常规体检,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或处于亚健康状态时也不改变生活习惯,直到疾病出现;甚至有人出现疾病早期症状时也不及时就医,延误了最佳的救治时机。因此,应向孔子学习,当健康状态出现有问题的苗头时就要加以重视,及时就医。

  此外,谨慎用药也是孔子长寿的原因之一。《论语·乡党》记载:“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季康子是当时鲁国执政的卿,他对孔子非常敬重,常问政于孔子,私交也好。季康子听说孔子生病了,便派人给他送去了药品,孔子恭敬地接受了,但却不服药,向来人解释道“我不了解这个药的药性,不敢尝试”。

  这一理念对现代某些听信广告服用多种保健品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无论药品还是保健品,都有其适应症与禁忌症,服用不当会有毒性或副作用。而且保健品不是药品,不会有药品的治疗效果,无论其广告宣传得如何神奇,作用都是有限的。吃什么药、用什么保健品,应与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状态的医生多沟通,审慎评估后再决定。

  不断学

  《论语·述而》记载:“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句话讲的是勤奋学习的状态,使人达到了“不知老之将至”的状态。这也是一种乐观精神,内心要保持年轻状态,不要以老人的心态对待自己,时刻都像年轻人一样对新鲜事物保持兴趣,对生活充满热情,不断学习。

  《论语·阳货》云:“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们都应以孔子这种不服老、勤于学习、终生学习的态度为榜样。

  有三戒

  孔子生于乱世又周游列国,曾遇到很多危险因素,我们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会面对多种诱惑,处理不当就会影响身体健康。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孔子告诫:“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这段话是说,年轻时情窦初开,爱慕追求异性属正常现象,但过度沉迷情欲,则易损健康;人到中年,应尽量避免与人争斗,不管什么形式的争斗都会“受伤”,要么身体受伤,要么情感、道德、名誉受损;及至晚年,器官组织处于衰退状态,年轻时需要的东西已经不再需求,在吃穿用度、社会荣誉等方面的追求应越少越好。

  八不食

  人必须靠进食来维持营养。孔子平素十分重视饮食与食材。《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对待饮食的总体态度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中的“脍”是指切过的鱼或肉。

  孔子除重视食物的精细外,还有著名的“八不食”,即“食饐(yì)而餲(à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这其中,既有对食材质量的要求,如食物发臭变质不吃;也有对食材的处理方式的要求,没煮熟、切得不好、没有配酱,也不吃。对于酒的态度是不过量,喜食姜但也不会过多食用。

  “八不食”甚至超出了今天大部分人对食物的要求,且其中许多内容十分符合现代营养学的健康膳食要求,值得借鉴学习。■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6164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 上一篇: 慢性咽炎,预防是关键,分享几道清润保健茶饮
  • 下一篇: 中医如何认识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和鸽子蛋的养生功效?
推荐内容
  •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行执...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

      8月27日,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北京...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

      8月26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全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

      为科学编制我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械...

  • 最高检第十七期集中巡讲支...

      8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七期集...

  • 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

      8月24日,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

热点内容
  •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行执行董事...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 全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械开发...
  • 最高检第十七期集中巡讲支教启动
  • 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
  • 省药监局成功举办医疗器械注册大...
  • 最高检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 市药监局举办疫苗质量安全事件应...
  • 省药品审评中心开展“一对一”指...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人大网
  • 中国政协网
  • 纪委监委网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健康产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政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政务网 bjzw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0308号-43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