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保健政务网!
  • 首页
  • 保健资讯
  • 规章制度
  • 通知公告
  • 最新活动
  • 大众保健
  • 特殊人群
  • 旅游保健
  • 今日关注
  • 群众监督
  • 举报投诉
  • 曝光台
  • 大家说法
  • 维权援助
  • 保健法制
  • 保健法治
  • 保健活动
  • 特别关注
  • 典型案例
  • 热点访谈
  • 深度报道
  • 保健安全
  • 质量监督
  • 保健调查
网站首页> 特殊人群 >国医大师徐景藩:疏肝调中治残胃炎

国医大师徐景藩:疏肝调中治残胃炎

时间:2024-09-04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作者:佚名

  

  转存图片

  

  

  转存图片

  

  

  ▲徐景藩国医大师(1927.12-2015.3)

  胃肿瘤、胃十二指肠溃疡经久不愈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患者,经胃次全切除术后,仍有约60%患者会出现残胃炎症(包括吻合口炎症)。残胃炎是由于术后残胃失去正常功能,胆汁、十二指肠液、胰液等易于反流入残胃腔内,破坏胃黏膜屏障而形成。此类患者临床常见胃脘疼痛、痞满作胀、嗳气吞酸、嘈杂、口苦、纳呆、消瘦等症状。国医大师徐景藩多年致力于探索研究残胃炎病机和治则治法,且在脾胃病诊疗方面经验独到,现将其诊疗该病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病机探究

  中虚邪伐为致病根本

  《难经》记载,胃有“横屈受水谷”“纡曲屈伸”的特点,徐景藩认为这一特点有利于食物在胃中停留一段时间,以便充分磨谷腐熟。本病患者术后残胃较正常胃明显缩小,形态亦明显改变,已非“横屈”“纡曲屈伸”之态。由于胃体已小,胃腑受纳、腐熟的饮食水谷减少,形态改变亦致食物在胃中或停留过短或滞留过长,均难以充分腐熟,以致精微化生不足,因而气虚血少。

  加之患者术前大多久病,脾胃素虚,术中难免失血伤气,致脾胃虚弱,生化亏乏,气血俱损,故邪气易侵犯机体。加之或有情志不遂、郁怒忧思、劳倦过度而伤脾;或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酒辛过度、进食过快或粗糙干硬而损胃;或因外感寒邪,避之不及,寒凝气滞,致使脾胃升降失常而发病。因此,中虚气血不足、内伤外感诸邪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胆液逆胃是重要病理机制

  胆附于肝,与胃相邻,肝气条达,胃气和降,则胆汁分泌排泄正常,肝胃升降运化功能得以协调。残胃者中焦本虚,遇有外邪诱发,易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升降窒滞,胃气不降而上逆,则见呕吐、噫嗳、吞酸,脾气不升而反降,浊阴填塞中焦,则见脘痛痞胀。胆胃通降失常,胆液上逆于胃,则见口苦、呕吐胆汁,胃镜可见残胃中有黄绿色胆汁潴留或自吻合口反流入胃甚至食管中的征象,反流程度与残胃炎症的轻重程度成正比。因此,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胆液上逆是本病的重要病理机制。

  气、瘀、湿、食为病理产物

  残胃胃脘已小,脾胃运化不力,加上仍需进食,更致运化无力,胃中气滞易于形成。若饮食过于粗糙干硬,损伤胃络;或嗜食辛辣,脾胃蕴热,热甚灼伤胃络;或手术损伤,血溢脉外,留而成瘀,影响气化功能,致腹中血瘀气滞,更致脾胃升降受碍,运化无权,湿浊食滞亦可形成。故本病总以中虚为本,以气、瘀、湿、食邪实为标。虚虚实实,升降平衡失调,以致患者病程缠绵,难以速愈。

  然而,胃腑阳明多气多血。虽然切除大半,若手术前身体较为健壮,术中失血较少,术后调养得当,残胃之腔逐渐扩充,虽有轻度升降失调,其虚不甚,其病变较轻者,炎症也可通过及时防治而愈。

  治则治法

  疏肝安胃,利胆降逆 本病病理机制为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胆液上逆,故治当疏泄肝气,和胃降逆。肝气条达,胃气得和,升降得宜,亦利于肝之疏泄。胆液不循常道,上逆而入于胃,易损胃膜,因而疏利胆气同时也不可忽视顾护胃膜。疏肝安胃兼疏利胆气,则肝得疏泄,胃气通达,胆随胃降,胆汁循其常道,从而达到顾护胃膜的目的。

  健脾益气,理气化瘀 本病以中虚气血不足为本,气滞血瘀为标,因此,既要补益中气,又需理气化瘀,则中气可旺,升降得宜,气血流行,并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方药加减

  徐景藩根据以上治法,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残胃饮一方,收效甚佳。

  药用:炒白术10克,炒枳壳10克,炒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柴胡6克,五灵脂6克,石见穿10克,刀豆壳15克,柿蒂10克,炙甘草5克。日1剂,加水煎至100~150毫升,分2次服。

  方中白术甘苦,有补益脾胃、燥湿和中之功;白芍苦酸,入肝脾经,与白术同用,也能补益脾胃,亦且缓急止痛,养血柔肝,使柴胡、香附等疏肝抑木之品不致有损胃气;枳壳下气行滞而消痞胀,一方面与白术同用,取枳术丸之义,寓通于补,通补兼施,另一方面配柴胡,升清降浊,使脾胃调和,痞满得除;五灵脂是治疗胃脘久痛入络的良药,与香附同用又名五香丸,则气血兼行,通气滞而行瘀,配石见穿又可散瘀活血定痛;石见穿有清郁热而行瘀醒胃之功;刀豆壳、柿蒂和胃降逆下气。全方益气和胃,疏利降逆(降胆),行气化瘀。一般1个月为1个疗程,可根据病情服用1~3个疗程。

  兼湿盛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厚朴6克;兼郁热者,加黄连1~3克、大贝母10克、蒲公英15克;偏于中虚气血不足者,加太子参10~15克、淮山药15克;兼阴虚者,加麦冬10克、石斛10克;兼食滞者,加炙鸡内金8克、焦建曲12克、麦芽15克;恶心呕吐者,加炒竹茹10克、橘皮6克;血瘀明显者,加丹参10克、桃仁10克、制大黄10克;胃镜检查见有胆汁反流者可加丁香2~3克,徐景藩临床多用丁香与柿蒂相伍以改善反流。

  残胃饮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手术后的残胃炎患者效果较好,胃癌术后患者可能遗留病根,甚至有潜在转移病变,疗效略欠。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徐景藩亦强调调护,多嘱患者饮食上宜少量多次,勿过烫、过冷,食物要质软便于消化,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要保持心情愉快,戒躁戒怒;无论冬夏,胃脘部都应注意保暖,午休或晚间睡眠时上腹部也应加盖被单保暖。同时,由于残胃已经丧失幽门的正常功能而易致胆汁反流,应嘱患者卧床时上半身略垫高,尽量多向左侧卧,利于胆汁下泄小肠,白天服药后应坐位或半仰卧位片刻,有利于药物在残胃中停留,借胃气以行药力。日常配合上述调护措施有助于提高本病疗效。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4868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 上一篇: 国医大师王绵之: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 下一篇: 国医大师贺普仁:火针治疗斑秃经验
推荐内容
  •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行执...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

      8月27日,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北京...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

      8月26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全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

      为科学编制我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械...

  • 最高检第十七期集中巡讲支...

      8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七期集...

  • 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

      8月24日,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

热点内容
  •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行执行董事...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
  • 全省创新药物研发与医疗器械开发...
  • 最高检第十七期集中巡讲支教启动
  • 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
  • 省药监局成功举办医疗器械注册大...
  • 最高检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 市药监局举办疫苗质量安全事件应...
  • 省药品审评中心开展“一对一”指...
友情链接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人大网
  • 中国政协网
  • 纪委监委网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健康产业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政务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政务网 bjzw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0308号-43
    联系电话:010-53387021 010-561539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